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XM外匯   英國有一家名叫Biffa的公司,從1912年就开始做垃圾處理回收的生意,現在已經是英國最大的垃圾處理企業,一年收入高達10億英鎊。

  目前,Biffa公司每年要處理1.5萬噸的生活垃圾,並號稱“要改變人們對垃圾的觀念”。

  然而,最近英國法院陪審團判決的案件卻讓大家發現,Biffa的做法和主張南轅北轍:這家公司竟然將生活垃圾標注成廢紙標注,運往中國。

  而這些生活垃圾包括使用過的紙尿褲、衛生巾、避孕套……

  試圖將垃圾運往中國

  英國陪審團判決:違法

  在經過了長達3個月審理之後,6月20日,英國倫敦北部的一個地方法院陪審團判決稱,英國環境部提供的證據顯示,2015年5月和6月,Biffa公司試圖兩次將未經分類的生活垃圾出口至中國,違反了英國的法律。

  當地時間6月24日,作爲公訴方,英國環境部(the Environment Agency)官網發文,全面陳述了案件的調查情況。

圖片來源:英國環境部

  英國環境部表示,英國相關法律規定,從2006年开始禁止將未分類的可回收生活垃圾出口到中國。雖然廢紙不屬於禁止出口的類別,但已經被嚴重污染的垃圾則屬於禁運品。

  調查人員在費力克斯托港(英國最大集裝箱港)收集到的證據顯示,在7個運往中國的25噸集裝箱中,有玻璃、塑料、電子產品和金屬等。

  而且,在Biffa公司標注爲“廢紙”的集裝箱裏,調查人員發現,裏面實際裝的是各種被嚴重污染的垃圾,比如鞋子、塑料袋、雨傘、襪子、手巾、沒有用過的避孕套、錄像帶、洗漱用品和電纜。紙尿褲和衛生巾還散發着“令人作嘔”的刺鼻氣味。

  根據陪審員的審理材料,Biffa公司利用兩家公司作爲中介機構來處理這些交易。

  2015年4月,第一家中介接到客戶要求後,與Biffa公司籤訂了合同,並安排運送5863噸重的未分類垃圾,費用爲35萬英鎊。

  同時,Biffa公司與第二家中間商達成協議,運送了4992噸的未分類廢紙,合同價爲29萬英鎊。

  所幸的是,這7個集裝箱的垃圾都在費力克斯托港被英國環境部攔了下來。

  英國環境部起訴稱,Biffa公司違反了英國《2007年跨境廢物運輸條例》第23條,以及《2006年歐洲廢物運輸條例1013》第36條。

  對於陪審團的判決,Biffa公司發言人表示失望。對於最終的處罰,法官要在今年9月27日才會做出宣判。

  非法出口垃圾的竟是家“百年老店”

  根據公司官網資料顯示,早在1912年,Biffa就开始從事垃圾處理業務。目前是英國最大的廢物處理和回收企業之一,在全英國有195個站點,服務覆蓋了230萬個家庭。2016年,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市。

XM外匯

圖片來源:Biffa公司官方推特

  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Biffa公司每天會從家庭、工廠和企業回收多達1.5萬噸的垃圾。但是,Biffa的業務遠不止回收垃圾然後處理掉。

  從家庭、企業和工廠回收的垃圾將會送往處理廠,隨後將其中有價值的部分提取出來進行再利用;對於無法再利用的垃圾,將會運往填埋廠,而填埋廢物產生的氣體用來發電。

  工業和商業垃圾回收、城市家庭垃圾回收、垃圾處理和再利用、垃圾發電是Biffa公司的四大營收來源。

  2018/19財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高達10.3億英鎊,營業利潤8170萬英鎊。

  一百多年來,Biffa公司通過創新性的垃圾處理業務,努力“讓人們改變對垃圾的觀念”,但它非法出口未分類垃圾似乎又與公司的理念不符。

  除了英國環境部門起訴的這起案件之外,近年來,中國也加大了對“洋垃圾”走私的打擊力度。

  2017年7月18日,我國正式通知WTO,將禁止4類24種固體廢物入境,其中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物,這些進口固廢通常被人們稱爲“洋垃圾”。這些“洋垃圾”常摻雜有高污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我國調整垃圾進口法規是爲了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

  2018年,全國海關組織开展打擊“洋垃圾”走私的“藍天2018”專項行動,實施了5輪高密度、集群式、全鏈條打擊行動,共立案偵辦481起走私洋垃圾犯罪案件,查證155萬噸各類走私廢物。海關總署部署此次行動重點打擊以僞報瞞報品名、夾藏等方式,以及通過海上、陸路邊境非設關地偷運走私“洋垃圾”違法活動。

  僅深圳海關2018年就偵辦“洋垃圾”走私罪案27宗,同比增長1.5倍;查證走私固體廢物10.1萬噸;檢出檢疫不合格固廢870批,共計27.7萬噸。

  今年3月,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下,廣東分署,南京、黃埔等12個直屬海關聯手,开展了阻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9”專項第一輪集中行動。其中,南京海關查獲的走私案件中,就包括“成人紙尿褲”,嫌疑人爲了獲取高額利潤,將“洋垃圾”改頭換面直接或間接銷售到市場牟取暴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趙豔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