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受通脹、原材料價格上升及當地不穩定的政治及經濟的影響,緬甸當地的罌粟花栽種面積在過去兩年大幅上升,且出現「栽種密度愈來愈高、管理亦愈來愈具規模」的情況。

聯合國發表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過去緬甸的罌粟花多為小範圍栽種,出現於主要農業區外圍,並遠離村落及疏於管理;不過去年最新發現,當地所種的罌粟方式漸趨精緻,栽種範圍及密度亦愈來愈高。

以撣邦(Shan State)為例,與2021年相比,2022年的罌粟花田面積增加超過30%;當地罌粟花田佔全國罌粟花田面積的84%。

報告指,2022年緬甸的罌粟花田的面積大約是4.01萬公頃,按年增加33%。從2014年以來,緬甸的罌粟花田面積持續下降,到2020年達至新低,惟去年起出現反彈跡象。

調查人員分析,緬甸經濟在去年面臨一連串壓力,外有俄烏戰爭加劇當地原材料及油價上升,影響緬甸貧窮和鄉村人口生計;加上自緬甸2021年發生軍事政變後,當地不穩的政治局勢影響當地通脹;同時種植罌粟製成鴉片能一定程度上保證農民收入,使當地人重新栽種罌粟。

報告認為,緬甸再度興起栽種罌粟,會影響湄公河下遊區域的的經濟,指要「對抗栽種罌粟的趨勢,必須加強改善農民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