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早在唐代就已存在了,在馬來西亞砂撈越從事考古工作的科考團隊,在當地古老的石洞發掘中,發現有刮取燕窩使用的同型制小鐵鏟與唐宋的瓷器相伴出土作爲證據,認爲砂撈越與中國的燕窩貿易,早在唐代就已存在。
在早期的日本文獻中記載,認爲燕窩最早在中文文獻中出現,應該是賈銘所著的《飲食須知》,賈銘生於元而卒於明,成書應該是在明初,該書中只是簡單的記載道:“燕窩,味甘性平。黃黑黴爛者有毒,勿食。
明代文獻中有關燕窩的記載,出現得並不頻繁。萬歷年間張變所著的《東西洋考》注記道:燕食海藻,吐以作巢,依石穴上,伏其卵生雛,幫多著毳。夷人梯取之。《東西洋考》中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記錄,就是記載了當地族群可能將燕窩當作食物的事情,明代佚名小說《檮兀闲評》中,也用華麗的辭藻描寫明朝皇後、妃嬪的日常膳用,其中有“燕窩並鹿角,海帶配龍須”的說法,以及清人王譽昌所撰的《崇禎宮詞》中,提到崇禎皇帝喜好燕窩羹。
不過,一直要到乾隆時代的一七六五年,趙學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才有比較爲詳細的描述。作者在詳細收集了關於燕窩療效的資訊後,也說:“惜乎本草不收,方書罕用。”《本草綱目拾遺》本身所引用的文獻中,比較早的是明人陳懋仁的《泉南雜志》,詳細記載了燕窩,裏面提到的“聞之土番“,和上述《東西洋考》中的“島夷取而代之”的說法,可以互相對照,加強東南亞某些名族原本即食用燕窩,而後將燕窩的利用方式授予華商,後者捎回中土的可能性。
不論起源如何,燕窩位列中國四大傳統名貴食品———燕、鮑、翅、參之首,被全球華人奉爲食補極品和名貴藥材。其主要成分爲人體所必需的各種高級蛋白質、氨基酸、含氮物質、纖維、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及獨特的表皮生長因子,具有很好的滋補養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