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錯判物價走勢,把心一橫將美元「武器化」,施展強美元政策。本輪美元回流「釜底抽薪」,是建基於踐踏其他經濟體的需求。同一時間,美國經濟不無代價,包括美國企業的海外收益勢受打擊,美元信貸需求亦勢必受壓抑,更在提醒全球得重新考慮依賴美元等西方貨幣持有外匯儲備的安全性,這長遠將衝擊以美元作為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加速全球大洗牌,催生出新的平衡體系誕生,最終美國恐由贏家變輸家!

美元持續強勢,在息差擴闊之下,一眾非美元貨幣都承受沉重的貶值壓力,部分財政較脆弱的新興經濟體更面臨債務危機,這就成為部分學者口中的「逆向貨幣戰」。不過,其實全球大部分經濟體這兩年多備受新冠疫情打擊,根本不願打通常只有輸家沒有贏家的貨幣戰,可美國面對嚴重的通脹壓力,得借助強美元變相提升美元購買力,否則實際通脹可能早已達到雙位數字。

面對通脹瀕臨失控,聯儲局將大幅加息,變相就拉闊與其他貨幣的息差距離,息差因素造就全球避險資金流入美元,美國自然亦樂見海外流動性為國內宏觀經濟壓力提供緩衝。事實上,俄烏戰爭開打,高度依賴俄國油氣供應的歐洲要靠美國進口石油解困,變相亦令美國這個石油淨出口國受惠高油價。當然,拜登政府上場後,一改前朝特朗普的弱美元政策,亦是避險資金此刻放心主攻美元的重要原因。

刻下美元處於20年的最強勢,「池中無魚」也是事實。天曉得,歐洲做了「老襯」,在俄烏事件裏願意被美國以意識形態「綑綁」上車,弄出一個世紀能源危機,自殘經濟至衰退境地,歐洲貨幣大幅貶值,意大利、英國更現政局動盪「手尾長」,資金敬而遠之,歐洲貨幣變相在這場貨幣戰中高舉「白旗」投降。

再看日圓,日本政府奉行寬鬆貨幣政策,加上依賴進口能源,以致日圓貶值如踏無底深潭。傳統具避險功能的歐日貨幣都無法分流資金,結果就造成美元獨強的局面。當然,部分外債高企、依賴進口物資的新興經濟體,既承受加息與本幣貶值之苦,亦面臨債務危機和社會動盪,就成為這場貨幣戰首階段「炮灰」。

不過,美國將來的日子都不見得好過,畢竟強美元就如一把「雙刃劍」,美國企業的海外收益下降,大大影響盈利,變相拖低美股估值;全球美元債務增加,美元持續強勢最終將導致投資風險胃納大減,用於收購相對波動資產的美元信貸需求亦會受壓,更何況無論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比例,以及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GDP的佔比,皆較上世紀國力頂峰時失色,刻下美元雖處相對強勢,但基本因素還能支持強美元走多遠,實非毫無疑問。

所謂「盛衰各有時」,全球「去美元化」已沒回頭路,世界貨幣市場大洗牌已開啟。中國憑着較佳的競爭力,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處於較有利的位置,雖然自由兌換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未來逐步攤分美元在國際儲備貨幣市場佔有率,將會是大概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