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強勢放「鷹」觸發美元再展強勢,一眾非美貨幣應聲走貶。歷史顯示,每次美元強勢,世界必有巨變,相信今次不會例外,分別在於今次未必再是美元霸權說了算,皆因美國經濟實力已不如前,且全球經貿格局已起根本變化,去美元化已形成一股新力量。須有心理準備這場大國貨幣戰還有一番龍爭虎鬥!

刻下美國通脹高企難下,強美元有助降低進口成本,但卻禍及全球大部分經濟體,皆因美元獨強下,非美貨幣貶值壓力大增,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經濟尚未完全復原,且中美博弈與俄烏戰爭持續,改變國際供應鏈和能源格局,面對本幣持續走貶勢加速資金外流,新興經濟體要耗費外匯資源穩定本幣匯率,結果令外匯儲備變得「空虛」,巨額外債更如「催命符」,隨時引爆債務危機。

過去歷次美元強勢,世界都有巨變。上世紀80年代,美匯指數衝高,美日簽訂《廣場協議》,開啟日圓長期升值,經濟迷失30年之路。2001年美國發生恐怖襲擊,資金避險盡歸美元,當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進入新階段;2007年美元再見高點,不久即爆發次按危機,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如今在疫情、通脹與大國博弈的背景下,美元再展強勢,時值中國經濟尚未走出疫情、樓市危機和監管風暴的艱難時期,強美元變相要趁病攞命。

不過,今次美國欲施強美元戰略收割全球不無變數,尤其是全球經貿格局已隨着中美博弈、逾兩年的疫情,以及俄烏戰爭激化東西分裂而改變,去美元化成新趨勢。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已降至四分之一世紀的低點;人民幣在積極推進國際化;全球經貿開始興起以非美元進行商品計價和交易,例如中俄與俄印部分商品交易已實施本幣或非美元結算,沙特阿拉伯在研究接受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澳洲鐵礦石企業主動接受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以至全球貨幣數碼化等新發展,都在說明美元的主導地位正在動搖。眼前強美元對各地造成的經濟「禍水」愈大,長遠而言只會加大全球去美元化的決心。

為鞏固霸權,美國主動推翻全球化,並藉東西分裂的意識形態大搞小圈子,推動經濟區域化,藉在技術、資源與糧食等戰略物資的供應鏈閉環運作綑綁盟友,圍堵對手。問題是美國已不再是全球最大消費、製造和貿易國,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的話,後遺症只會擴大非美經濟圈聲勢。金磚五國倡議成立一籃子儲備貨幣,伊朗、阿根廷、阿爾及利亞均有意加入金磚五國,以至由亞太15國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進展順利,皆不容忽視。

世界正一分為二,成美國與非美兩大經濟圈。也許,短期美元強勢是無敵手,惟長遠而言,國際上美元獨強的格局將起變化,能源作為全球主要商品減少使用美元進行交易結算,是一個相當強而有力的去美元化指標。這場全球貨幣戰下一階段性戰役,好可能就是數碼貨幣。應對這百年變局,投資者在分配資產時得時刻不忘這大局觀,謹記分散投資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