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嘉盛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8日電 新興經濟體正面臨一個“兩難”困局:一方面,其快速發展受益於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在經濟和金融上往往受制於發達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決策的獨立性受到了影響。應對“兩難”,需要適時、適度、適合本國國情的折衷選擇,考驗新興市場決策者的智慧。

FOREX嘉盛 27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舉辦“新興經濟體”專場,多位政、商、學界嘉賓共同會診新興經濟體的“兩難”困局。

全球化是機遇,不是威脅

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環境之中,我們必須適應這個世界,而不是抗拒。這不是什么老彈重調,而是每天必須面臨和接受的一個事實。全球化不是威脅,而是我們面臨的最好的一次機遇。學會駕馭全球化,就無所謂什么“兩難”。新興經濟體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全球化。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說,比較優勢理論清晰地證明,全球化幫助各國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資源,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市場規模的最大化。出口,固然會佔據他國的一部分市場,但通過進口,你也把本國的一部分市場讓給了對方,大家都有機會。現在有一種反全球化的趨勢,特別是一些高收入國家中。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間,雖然全球化在不斷地發展,但這些富裕國家中的一些人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藍領工人收入停滯、收入的不平等、中等收入人群的下降。有人認爲,全球化就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源,所以有了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的擡頭,尤其在高收入的國家。這種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當然是反全球化的。

事實上,經濟學家通過嚴謹的分析發現,是自動化降低了這些高收入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同時,金融自由化,使資本階層得到了更多的利益,新科技使少數天才一夜之間成爲億萬富翁;大多數人無法參與這樣一種技術創新和財務的再分配,他們接受的教育不足以使其從中受益,這是主要的原因,是高收入國家問題的主要原因。

FOREX嘉盛 從理論上講,全球化可以使所有國家受益。但實際上,不是所有的國家同等受益。所以,我們要想出一個機制,想出一些方式,讓所有國家都能夠真正從全球化中受益。要有兩個機制:一個機制是有效的市場;另一個機制是政府推動。有效的市場是關鍵,所有國家和各國的企業家,都要根據各自的競爭優勢參與全球分工,有效的市場則爲這種分工提供信號和工具。政府的作用在於降低交易成本,比如,改善基礎設施、改善營商環境。

謹防中等收入陷阱

新开發銀行副行長Leslie MAASDORP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最大挑战之一。很多國家,比如巴西、南非以及金磚之外的一些新興經濟體,他們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似乎就卡在那裏,沒有辦法再往上走。這裏有很多原因,世界銀行進行了一些研究,發現從60年代到現在,只有10個新興經濟體能夠跨越這個階段往上走。

MAASDORP認爲,無論是解決中等收入陷阱問題,還是資本流動對新興市場的衝擊問題,都需要大力發展新興市場本國的金融和資本市場。全球外匯儲備主要集中在新興經濟體手中,但是,這些錢卻多投資於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本身,無論是債券市場還是證券市場都比較依賴發達經濟體的資本流入。一旦這些資本大規模回流歐美,新興市場的脆弱性就會暴露。如果本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成熟,其經濟、金融“受制於人”的情況就會大大緩解。以新开發銀行爲例,作爲風險管理,幾周之前發行了一百億的人民幣債券,用於中國基礎設施融資。這樣就可以降低中國的潛在外匯風險。

結構改革是關鍵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凱爾德認爲,新興經濟體面臨幾大結構性問題。一,南南合作的框架和貿易安排滯後,新興市場融入全球和區域貿易體系的力度仍待提高。二、基礎設施赤字。全球金融體系和各國金融體系對基礎設施融資的支持力度不如人意。中國倡導的亞投行,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希望有更多的、長期的基礎設施融資安排和機制。三、健康、衛生、教育等社會基礎設施赤字。這些結構性問題,需要全球性、區域性合作和各國自身的努力,需要持續的結構性改革。

阿齊茲以其總理任內的實踐,說明改革方式的重要性。他說,改革首先要接地氣,不要盲從所謂IMF藥方或經濟學理論,而是因地制宜。改革措施不要過於復雜,事先必須與公衆和媒體充分溝通,透明、开放。過於復雜的改革,公衆聽不懂,就無從支持。他在任期間,推出放松管制和私有化兩大改革舉措,因爲事先把國家的困難講清楚、改革措施公开透明,巴基斯坦民衆普遍予以理解,改革過程就會順利得多。

“內顧”:新興市場抱團取暖

印度工商聯合會會長Sandip SOMANY認爲,新興經濟體不應過於依賴發達經濟體,尤其不能過度依賴某一個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彼此之間需要進一步加強貿易往來和相互的聯系。除金磚國家外,其他新興經濟體應該進一步加強合作,而不是依賴發達國家,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關系都不會永遠牢固。

SOMANY說,再過15到20年,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就會是中國;印度現在是2.8萬億美元,到2030年會達到10萬億美元;其他許多新興經濟體也會比現在更強大,他們的消費需求會增加很多。

從更長遠的角度,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有增無減,這是由人口趨勢決定的。大多數發達國家的人口,要么負增長,要么不增長,而發展中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的人口在不斷增加。到2030年,印度每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新增勞動力是1200萬人。年輕的人口、年輕的新增勞動力,意味着大量的消費需求,是全球消費增量的主要貢獻者。從這個意義上,所有的新興經濟體都是消費型的經濟體,是新興的“市場”。這些“市場”彼此間的合作,空間和潛力巨大。

林毅夫特別強調非洲國家的消費潛力。他說,現在非洲的人口大約是十二億,其中50%年齡還不到二十歲,70%在三十歲以下。就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樣,他們的人口非常年輕。如果可以爲他們創造就業,不僅對非洲大陸的穩定有益,非洲也會由此成爲其他國家出口的消費市場。

如何爲非洲的年輕人創造就業?只能通過工業化。如果只從事農業,很難擺脫貧窮,必須要有一個結構性的轉型,從農業經濟轉爲現代工業經濟。所以,不僅僅要向他們提供農業技術,也要幫助非洲的勞動力從低附加值的農業人口轉向高附加值的制造業,再到服務業。這是完全可能的。全球化就提供了這種機會。

中國經濟將保持合理的、較快的增長

林毅夫說,中國在2018年的經濟增長是6.6%,這是九十年代以來的最低增速。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爲全球經濟還沒有從上一次金融危機中充分復蘇,外部需求出現了下降,這就影響到了中國自己的經濟增長速度,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增速也出現了放緩。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开展了一些結構性的改革,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杆。這些改革都是非常必要的,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會在短期會造成經濟下行的壓力。這就是爲什么中國經濟去年會是6.6%的增速,但從國際上來看,6.6%的增速還是很高的,對世界經濟增速的貢獻率達到了30%

中國經濟2019年的增速可能會稍微快一點。當然,全球經濟還存在不少不確定性,但中國自身是一個大國,中國可以依賴國內的市場和資源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速。同時,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還會繼續下去,中國將進一步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杆。

今年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將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降成本,也就是降低企業的成本,包括增值稅等稅率會大幅度下降。中國政府已經宣布了這些減稅的政策,這將會促進經濟的發展。二是補短板,包括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城鎮化等。這些舉措會吸引投資,產生比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速。中國也有足夠的金融資源來支持這樣的投資。而一定的投資增速,會創造足夠多的就業,提高家庭收入、穩定經濟增長。一個比較合理的、較快的增長速度,又爲中國繼續各個領域的改革創造了條件。

所以,總體上看,雖然世界經濟面臨挑战,中國經濟也面臨一些挑战,但是中國將會保持比較合理的、較快的增長速度,2019年和2020年都可以保持。(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