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股債市崩跌,衝擊金控2023年配息能力,逾半金控想從「法定盈餘公積」或「資本公積」拿出來配息;據透露,金管會2月一一約談想拿資本或法定公積配息的公、民營金控,並擬訂一致性財務和法遵規範。

據了解,金管會初擬的財務門檻甚高,恐讓多數想挖老本配息的業者,只能「望門檻興嘆」。

據金管會初步規劃,金控想申請用資本、或法定公積配發現金股息,有多項財務門檻,包括金控雙重槓桿比率、資本適足率、法定盈餘提撥水準等,並涵蓋到旗下主要子公司,含銀行、保險、證券的資本適足率門檻都需達標。

目前銀行業、保險業申請用法定或資本公積配息都有規定,銀行業是分配後,法定公積需達資本額的75%,保險業則明定法定公積需達資本額才准配,且保險業RBC需達250%。

據了解,金控法定盈餘公積配息門檻,可能參考銀行或保險業,如法定公積需達資本總額或更高;官員也說,發函令會有預告期,業者屆時可以一併表達意見。

2022年全球升息潮,讓金融業苦吞帳上龐大的金融資產(股債)評價減損,這塊會反映在淨值項下的「其他權益」會計項目上;這其他權益的「負數」(指虧損),依金管會規定,需從金控當期獲利和保留盈餘中,提列同等數額的特別盈餘公積,並禁止分派股息。

依2022年9月底季報試算,14家金控中,當年度獲利加未分配盈餘,提列一成法定公積,再扣除「其他權益負數」後,仍有6家有配息實力者,包括富邦金(2881)、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永豐金(2890)、中信金(2891)和第一金(2892)。

剩餘8家金控,為給龐大存股族一個交代,想轉向挖「資本公積」和「法定盈餘公積」配息。

據了解,2月初金管會先發問卷調查,調查哪些金控想拿資本或法定配息?隨後並一一約談,了解各金控獲利、股利政策、評價減損情況、配息的資金來源、配息又該如何強化資本等問題。

知情人士說,金管會在發問卷後也表達將擬定一致性的規範,讓想拿資本或法定公積配息的金控,有規範可依循。

金管會內部曾試算,想挖老本配息的逾半金控業者,多未達到新規定的財務門檻,意味著2023年逾半金控恐難配息,僅能發股票股利。

所謂「資本公積」和「法定盈餘公積」,簡單說,前者是指股東的錢,後者是指過去金控賺的錢提列在帳上,若拿來配息,意味著「把股東的錢、再拿來還給股東」,及「把老本」拿出來發給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