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可能取代美元成新霸主?葉馨怡點出2大關鍵

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掀起部分國家展開「去美元化」行動,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日前受訪時也坦言,美國對俄羅斯等國祭出經濟制裁,對美元在全球主導地位造成風險,受制裁國正尋求美元的替代貨幣。在美元霸權受到挑戰之下,市場也關注人民幣是否取代美元成新霸主?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葉馨怡表示,人民幣要挑戰美元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大關鍵取決於中國資本帳是否完全開放及人民幣能否自由兌換。

葉馨怡認為,過去1年美元走強主要是美國升息,在利率走揚之下,美國對其他國家利差擴大,但隨著美國升息接近尾聲,預估第2季美元將呈現盤整走勢,美元指數將在100至110盤整,下半年可能出現美元溫和走軟。

至於下半年美元走弱,葉馨怡分析主要有2大原因,第一是利率上揚對消費、投資需求造成負面影響,經濟成長放緩,再來就是新興市場尤其中國下半年經濟復甦會更廣泛,中國經濟重啟,也帶動亞洲其他國經濟體包括貿易會明顯好轉,美國與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下半年會有些分歧,美元就可能走軟,人民幣等新興亞幣貨幣則會走強。

對於美元有可能被取代嗎?葉馨怡表示,這過程仍非常漫長,而人民幣是否會挑戰美元霸權?即便人民幣兌全球支付結算比重越來越高,她覺得這也要漫長過程,因為還沒看到中國資本帳戶完全開放,也沒看到人民幣可完全自由兌換,這會抑制到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

因此,葉馨怡認為,人民幣要挑戰美元地位,還是有較長路要走,當然,這很大部分仍取決於中國資本帳戶是否開放及人民幣改革能否自由兌換。

人民幣是中國的貨幣,也被稱為元或者RMB(Renminbi)。自2009年以來,人民幣逐漸在國際上崛起,成為全球貨幣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首先,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率在逐漸增加。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人民幣的國際支付額已經增長了十倍以上。現在,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國際支付貨幣。此外,自2016年以來,人民幣也被納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這意味著人民幣已經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其次,人民幣的國際化還體現在投資和金融領域。中國政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計劃,許多國家正在與中國進行商業往來,需要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和投資。此外,中國的股市和債市也正在逐步向全球開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投資其中。

最後,人民幣的國際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國際化可以增加中國的對外貿易和投資,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也有利於促進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改革。通過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國也能夠加強對全球貨幣體系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國際地位。

總的來說,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中國政府的積極推進和國際社會的支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

目前來看,美元的使用率仍然遠高於人民幣。

美元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其使用率非常廣泛。許多國家將儲備資產以美元計價,而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也大多使用美元進行結算。此外,大部分國際間的油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是以美元計價。

相比之下,人民幣的使用率仍然相對較低。雖然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額和投資領域的使用率有所增加,但是與美元相比,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儲備貨幣方面的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包括開放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逐步開放中國金融市場等。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

目前來看,人民幣取代美元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因為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使用率還不如美元。

首先,美元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市場上的地位相當穩固。此外,美國政府和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也非常大,這使得美元在國際上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接受度。

其次,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還比較緩慢,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度和自由度也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此外,人民幣在國際間的自由兌換度還不如美元,這限制了人民幣的使用範圍和便利性。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包括開放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逐步開放中國金融市場等。未來,人民幣可能會在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市場上的使用逐漸增加,但要完全取代美元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