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地區銀行股再遇沽壓,今年至5月初累跌39%,大型銀行股跌幅或受到市場對「大到不能倒」的看法所限制,今年截至5月初累跌約17%。銀行股近期受壓,市場關注貸款組合和資產負債表證券的未實現損失或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大量存款外流引發了憂慮。市場一直處於沽空的惡性循環中,較弱的個別銀行成為目標,它們的股票下跌,新聞報道令外界對存款的擔憂更廣泛。目標包括存款基礎相對同質且地域集中的銀行,以及在某些情況下貸款集中於商業房地產的銀行。隨着有銀行倒閉,「系統性信心」被削弱。

地區銀行股急跌已經開始影響消費者信心和對存款安全的看法。5月4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參與者對其銀行存款的安全性「非常擔心」或「中度擔心」。與此同時,股票市場「淡友」似乎因為近期銀行業事件而受到鼓舞。然而與典型的大型銀行相比,這些銀行的無保險零售存款水平更高、更集中,不過最近的股價下跌發生在擁有「正常」受保存款水平的銀行,或反映蔓延程度正在上升。

近期美國聯儲局和財政部採取的措施確實非常強大且具有系統重要性,然而似乎未其防止再有銀行倒閉。上周幾家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的股價大幅下跌,部分原因是當中有銀行宣布正在考慮「戰略選擇」,包括潛在出售。這一切都發生在美國6月面臨債務上限攤牌之際。政治姿態和可能懸而未決的結局將加劇市場擔憂。由於下個月的債務上限談判,美國可能會出台新的財政限制措施。在經濟已經減速的時候,這些可能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短期內遏制這種憂慮可能需要幾個步驟。首先是政府明確表態支持面臨存款和資產負債表短暫挑戰的銀行,例如提高未來幾年的存款保險水平,這或需要國會通過法案。財政部和美國存款保障公司提出更有力的存款支持亦很重要。最終,聯儲局轉向寬鬆政策或將產生最大的正面影響,預料有助於支持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長期資產價值。

其實環球金融危機後,銀行業資本增加並加強風險管理標準,旨在使美國和世界銀行體系更加安全。從宏觀層面來看,數據明確且正面,股權資本相對於貸款明顯增加。新冠疫情後復甦的本質——由刺激而非私人借貸引領——亦令系統性銀行/信貸危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恐懼時刻不應忘記美國經濟潛在的韌性。即將到來的美國經濟衰退不會是歷史上最嚴重。即使一些小銀行無法生存,本行預計經濟衰退應該溫和。

話雖如此,銀行貸款的大幅回落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會波及到金融以外行業。美股第一季盈利下降幅度低於許多人的預期,但市場對2023年下半年盈利快速復甦的預期仍過於樂觀。目前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的部署,應該維持抵禦市場不確定性,同時在等待更好的時機增加風險時,可能產生可靠的收益。亦可以考慮開始採取行動提高組合全球多元化程度,部署美國以外資產,目前估值相對於美國有很大的折讓。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 廖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