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打迄今5年,中外企業持續把生產線遷出中國內地。瑞銀估計,這個趨勢將會加速,中國30%的出口沒有強勁的成本優勢抵禦區內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威脅,預計低成本經濟體將會從企業對中國生產線進行調整的過程中吸引到600萬至1,000萬個就業職位和大約850億美元(約6,630億港元)的資本投資。

瑞銀:華七成出口難動搖
要留意的是,瑞銀的報告在30%這個測算之前加上「只有」(Only)一詞,換句話說70%的出口無虞,強調中國會繼續在亞洲供應鏈中扮演「增值」的關鍵角色,沒有任何亞洲國家能夠在製造業的產能與效益上超越中國,因此企業調整供應鏈只會在「中國+1」的框架內進行,亦即不會把中國踢走。

不過,該行一項針對「C級行政人員」(C-Suite)的調查發現,高層分散供應鏈的意欲變得更加強勁,主要顧慮包括中美關係緊張、俄烏戰爭和供應鏈安全性,連減少「碳足跡」(貨品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也是考慮之列。「C級」指的是行政總裁(CEO)和財務總監(CFO)這些職銜帶「C」的高層。

結果發現,不但82%的美國及北亞企業想將生產遷出中國,連46%中國企業都正有此意。不過,由於中企早年已經開始減少內地生產,加上內地已經結束嚴苛的防疫政策重啟經濟,比已去年9月進一步下跌12個百分點。

正如蘋果公司(Apple Inc.)打算提高印度製iPhone比重所反映那樣,瑞銀指,中國受產能遷出威脅較大的產業主要是電子組裝。

該行續指,印度和越南是產能遷出中國的主要受惠者,預計2030年之前, 印度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6.25至6.75%,越南亦得以實現2021至2030年經濟每年平均增長7%的目標,比2011至2020年的6.2%有所加快。論吸引外資,印度更勝一籌,原因包括當局2019年把新建製造業公司的稅率由25%劈至15%,經商便利程度亦有顯著改進。更重要的是,區內適齡勞動人口規模能匹敵中國者只有印度。

東南亞具人口內需優勢
瑞銀同時將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列為受惠國,其中馬來西亞特別精於電子製造業,並有受過足夠教育的勞動人口,而印尼則有自然資源的加持,如車用電池所需的鎳,可以組成貫通上下遊的供應鏈,並且有龐大的內需。

不過,之所以覺得中國難被完全取代,主要是印度、越南、菲律賓都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基礎設施薄弱。南韓及歐洲商界已先後循各種途徑敦促越南政府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否則擾亂生產,事緣越南近期持續高溫令用電量大增,北部省份嚴重缺電,太平省工業區經常無預警就停電,韓企更形容情況惡劣到「每周停電3至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