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概念題材漲勢趨緩,指標龍頭廣達(2382)、緯創(3231)近日走勢起伏較大,投資人擔憂AI走勢已走到頭,並關注漲多類股是否還有戲?對此,專家指出,AI已經不只是空談,在產線投產、出貨放量也帶來實質效益;建議投資人除了留意短線漲跌外,更應該觀察「外資動向」、「產品長線佈局」2大指標,並將「資金投資」作為題材是否穩定的判斷基準。

專家指出,自AI聊天機器人去年11月問世以來,包括廣達、緯創,英業達(2356)等代工廠,都推出與AI伺服器新品,讓AI從題材轉化為現實,並開始對營收產生貢獻。此外,在各大廠接力開發出多款AI伺服器產品後,市場對AI的認識程度也大幅提升,雖然基本已不需要再擔心會輕易泡沫化,不過仍建議投資人「停、看、聽」多搜集資料再下手。

廣達、緯創已公布第2季財報,廣達第2季營收2,450.29億元,稅後淨利101.25億元,季增56.4%,年增1.55倍,且毛利率和營益率「雙率雙升」,而緯創第2季營益率2.57%,季增0.34個百分點、年增0.08個百分點,稅後純益32.58億元,季增17.75倍、年減23%,每股純益1.16元;週五(8/11)交投熱絡,2大代工單日成交量,分別達到11萬張及15.8萬張,

據了解,緯創7月營收176.59億元、月減21.9%、年減19.1%,不過有法人透露,7月雖呈雙減但其實緯創每年都有此的慣性,回顧往年1、4、7、10月都普遍有月衰退幅度大的現象,因此投資人不必大驚小怪;此外,AI最主要的營收貢獻預計自10月起暴增,明年貢獻更是極大,他強調,投資買的是未來,若評估該題材穩定,且公司已定好「目標」,並穩定衝刺,就可以考慮進一步觀察。

分析師指出,AI應用崛起,將帶動伺服器、雲端服務等軟硬體龐大需求,上下遊供應鏈包括半導體、高速運算、網路伺服器等題材獲長線利多,也將為台股電子產業供應鏈挹注新的成長動能,過去外界所擔心的「題材大於實質獲利」的現象大幅降低,隨著產業發展日趨完善,長線佈局將逐步發揮綜效。

對此,廣達週五(8/11)股價大漲13元,收在223.5元,一掃前一日股價大跌的陰霾,單日獲外資買超1萬931張,近5日累計獲三大法人聯合賣超977張,其中外資買超357張、投信買超2953張、自營商賣超4287張;而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次震也重申,AI將引領下一波創新浪潮,帶領全部產品線大幅成長。

廣達。記者吳康瑋/攝影
廣達。記者吳康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