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貨幣供應的「剪刀差」,即M2(廣義貨幣)增速減M1(狹義貨幣)增長那麼大,大得常被經濟學家視為信心疲弱、「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之類?為甚麼「存款定期化」令一眾內銀如坐針氈?企業把大量資金投放理財產品可能是答案之一。

奶粉股中國飛鶴(06186)繼周二(26日)擲6億元人民幣(下同)認購中信銀行(00998)的結構性存款後,周三(27日)再接再厲,斥3億元認購建設銀行(00939)同類產品,鎖約1年,由於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只有一個3.4釐的預期收益率,比中信行高0.1釐。

剛巧官媒引述專家報道,內銀定期存息還未跌完,但由於現在大型內銀根本不可能有3釐的1年期定存,所以飛鶴的收益率相當不俗。要留意的是,該行月初也擲5億元買建行同類產品,那時的預期收益率還有3.5釐,可見跟隨了本月的定存息調整。

就連續2日買這些類似定存的東西,飛鶴公告的理由大致一式一樣,強調堅持在確保資金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滿足集團日常營運、分紅等資金需要後,通過對階段性閑置資金的合理、有效運作,提高公司資金收益。有關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低,但可以取得較中國商業銀行一般提供的活期儲蓄或定期存款更高的資金收益。

然而,飛鶴迄今已有57.05億元的資金鎖在建行和中信行理財及結構性存款金融產品,等於6月底總資產約16.3%。事實上,飛鶴6月底的結構性存款餘額為70.52億元,即總資產約20.1%,按半年有所減少,但去年9月28日至12月16日期間共斥27億元向中信行敘做6筆2099年底才到期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內地企業跟着百姓做定存的風氣有多廣,值得觀察。上月M2按年增長10%,M1按年增速卻跌至罕見地低的1.3%,兩者相減之「剪刀差」擴至8.7%,為2022年1月後最大。M1和M2分別反映活期及定期存款,M1放緩拉大「剪刀差」通常被解讀為資金被閒置。澳新銀行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當時亦指向經濟增長動力減弱,提高短期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機會。

不過,「接近監管人士」向內媒放風,M2增速反映流動性合理充裕。M1增速插水不能簡單視作信貸在金融系統空轉,因為「房地產發生重大轉型、地方化(解)債(務風險)推進較快」下,這些實體的活期存款自然較少,而且企業更善於管理流動性,不用太多活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