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人生大事,即使不能令你致富,也可助你對抗通脹,擺脫貧困。然而,投資與投機不同,是一門複雜的學問,需要了解的事情非常多,事前亦有很多準備功夫。在進行任何投資之前,了解這些基本原則和策略,可以助你更好地理解投資的風險及回報。本文將從幾個方面為初學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和提示。

首先,大家要明白,「投資」與「投機」是兩回事。「投機」即是俗稱的「炒作」,往往只是「買貼士」,根本無了解過買了些甚麼,這與賭博無異。相反,「投資」是需要深入了解資產的價值,並在適合的時機買入或沽出,才會增加獲利的機會,而非單憑運氣。因此,學習絕對是投資初哥要做的第一步,一些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可以幫你了解投資的基本原理和策略,並為你提供一個更全面的投資觀念,可視為投資的「心法」及「招式」。

【首要多刨書 學投資知識】

說到投資的「心法」,最經典的一定是由股神巴菲特啟蒙老師──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格拉漢(Benjamin Graham)所寫的《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被譽為是投資領域的聖經,深入剖析股票價值投資的原則和方法。

儘管有新派的投資者並不認同價值投資法,惟學懂分析資產的實際價值,始終是投資的基本功。正如股神巴菲特的名言「潮退便知誰裸泳」,要確保買入的股票都「有着衫」(無論任何市況都有一定價值),就要自行分析,不能被市場氣氛或噪音蒙蔽。

除了《聰明的投資者》這部經典外,不少投資大師都有著書立說,或者由他人代筆,分享其投資心得。投資初哥不妨多讀該類書籍,增加自己在投資領域的養分。當你自問在投資「心法」修練上達到一定境界,便可以開始學習「招式」。坊間「門派」甚多,大家可參考一些有關投資操作的書籍,例如圖表技術分析、期貨期權及衍生工具買賣等,學幾招傍身,加強實戰時的勝算。

投資初哥亦可透過系統性的閱讀,加深了解適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大家可以先從指數型基金相關書籍着手,例如約翰柏格的《一本書學識投資》及伯恩斯坦的《投資金律》。先由這兩本書了解何謂指數投資,包含原理及其歷史。另外,可參考《富爸爸與窮爸爸》、《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這類書籍加強理財的觀念。

此外,有很多途徑可以獲取關於投資產品的資訊。以港股為例,公司年報最可靠,亦最容易得到的,在港交所網站可隨時免費下載。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很喜歡閱讀年報,可以得到很多重要訊息。他坦言,其辦公室內沒有甚麼特別的工具幫助他制訂投資計劃,有的就是幾份年報,讓他了解公司的財務情況及行業前景。

另外,許多投資產品的官方網站提供了有關產品的詳細資訊,包括產品特點、費用和風險等。一些金融媒體都提供有關投資產品的新聞和評論,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投資者了解市場趨勢和投資建議。

如果你有「閱讀恐懼症」,在社交媒體上有海量的投資教學或有關金融知識影片,由不同的專家或「KOL」去解說。總之,在現今資訊爆棚的年代,不要再用「無知」作為胡亂投資的借口,輸光了也不要怨天尤人。在投資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研究和風險評估,並且設定合理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節省開支 儲夠彈藥作戰】

練好功,就要實戰了。投資第一步,要有本錢!不少投資新手都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可能仍未累積足夠的資本。那麼,如何儲到彈藥呢?

首先要由擺脫債務開始。很多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仍孭着一身「學費債」及卡數,即是身家是負數,哪有餘錢投資。因此,第一步要節省開支,甚至做多一份兼職,既可增加收入,又可以減少工餘消費的時間,是盡快清還債務的良方。

在還清債務後,仍要保持嚴謹的理財紀律,才可以一步步累積彈藥,為未來的投資開路。至於是否要盡量壓縮開支,每月儲得愈多錢,就對投資事業愈好?答案見仁見智,如果已有儲蓄目標及投資大計,愈早儲夠本錢就能夠愈早實行。然而,要成功透過投資達到財務自由,往往是一場長跑賽,過程中除了累積財富外,亦不可忽略提升個人質素,才可善用、駕馭到你將來可能擁有財富,而不會淪為一個窮得只剩下錢的「土豪」。

《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一書中,便提到「六罐子理財法」(Jars System Money Management)。作者T.Harv Eker提出將收入按比例分成6份,實際上並不需要用6個罐子或開6個帳戶來分配薪金,最重要是掌握當中的理財概念和操作。

1.日常開支:50至55%

將收入的一半存放在這個罐子中,用作應付日常使費。如果仍然不夠,可以額外使用不多於收入5%,即最多只可使用55%。

2.投資聚財:10%

有人覺得投資應佔收入最少一半,才可以「快人一步,理想達到」。不過T.Harv Eker認為用收入的10%作為投資便足夠。這部分旨在培養出積少成多的習慣及創造被動收入,當有好的投資項目時,便可用這個「罐子」內的資金「重槌」投資。

3.休閒娛樂:10%

收入一成用作休閒娛樂,目的是讓你加添生活趣味,你可以用這份開支去購物、看電影、「食好西」去獎勵自己,有助加強人生的積極性。

4.長期儲蓄:10%

收入除了有固定的一部分作投資外,亦需要有一筆作不時之需的應急錢,例如用作突如其來的醫療費、失業時的生活費,這筆錢平日是不會動用到。

5.教育學習:10%

在現今的知識型社會,事物日新月異,自我增值是十分重要。T.Harv Eker認為每月有一筆錢讓自己學習不同的事物,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你可以用在讀書進修、上興趣班、購買書本等。

6.家用捐獻:5至10%

餘下的5至10%,部分可以用作給父母做「家用」,儘管金額只是象徵式,總算是盡一點點孝心。尤其是仍跟父母同住的,總不能「白食白住」。另可將小部分用作捐獻、助養小孩或捐贈予慈善團體等,保持關懷家庭及社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