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核心區及民生區空置率表現「兩極化」。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四大核心區街道共錄得720間吉舖,而空置率則約9.6%,創3年半新低,按年分別減少26間及約0.4個百分點。而元朗及上水在今年首季的空置率較去年同期回升,最新數字分別約7.1%及約8.3%,按年分別增加約2.1個與約1.9個百分點。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表示,是次統計涵蓋241條街道共10,908間街舖(四大核心區包括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及旺角,佔7,480間;元朗及上水分別佔2,622間與806間),數據可反映出港人北上消費及中資品牌南下本港發展的最新舖市表現。

他又指,核心區餐飲業繼續成為舖市的主要租戶,而零售業亦持續復甦,令四大核心區空置率在過往一年持續回落。不過,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下,鄰近內地的地區最受影響,區內不少商戶因業務萎縮而結業。由於餐飲業在過往數年持續擴充,所以現時行業內的商戶正面臨激烈競爭,行業或會在未來出現「汰弱留強」的局面。預期未來半年核心區舖位空置率將繼續維持在現水平,而今年全年核心區舖租只會上升約5%以內,而預料今年全年整體舖位售價將維持平穩。

美聯旺舖董事梁國文補充。近期不少中資餐飲商戶都趁機南下香港發展,令飲食業繼續擴張,四大核心區最新錄得2,057間餐廳,較2023年第三季增加41間。其中,區內淨增長最多的食肆為中式餐館,與2023年第三季比較,增幅達36間,其次為飲品外賣店,共增16間。按區域劃分,餐廳增加最多的兩個區域為銅鑼灣和旺角,分別錄得26及11間食肆淨增加。尖沙咀則增加5間食肆,而中環食肆減少1間。

梁表示,若按行業劃分,表現較突出的行業是藥房,在核心區的相關店舖在今年首季有228間,按年增43間。此外,服裝業及奢侈品行業的店舖數量最新分別錄683間及358間,按年分別增加19間及10間。主要零售商戶如藥房、服裝、奢侈品及化妝品相關行業,於尖沙咀及銅鑼灣,按年共分別多58間及17間,其中,區內的主要街道如彌敦道、廣東道及駱克道皆錄得不少零售商戶進駐。至於旺角區的零售業則維持平穩向上,而高端消費表現疲弱,令中環的舖市在過往一年未能受惠。

至於,今年四大核心區的家居電器/傢具/家品店大幅減少11間,食品店則減少8間。元朗受影響的行業比核心區更多,特別是中式餐館及非中式餐館,比去年第三季均減少8間。而小食/食品外賣店、飲品外賣店均減少了2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