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

收錄時間 3年前 •

  世界銀行(英文名稱:World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國際復興开發銀行的通稱。也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由國際復興开發銀行、國際开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5年,1946年6月开始營業。


  發展歷程


  1945年12月27日,世界銀行在布雷頓森林會議後正式宣告成立。


  1946年6月25日,世界銀行开始運行,1947年5月9日它批准了第一批貸款,向法國貸款2.5億美元,轉換後的價值這依然是世界銀行提供的數額最大的一批貸款。


  1947年11月成爲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一开始世界銀行的目的是幫助歐洲國家和日本在二战後的重建,此外它應該輔助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發展。一开始世界銀行的貸款主要集中於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高速公路、飛機場和發電廠等。日本和西歐國家“畢業”(達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後世界銀行完全集中於發展中國家。從1990年代初开始世界銀行也开始向東歐國家和原蘇聯國家貸款。


  1980年,中國恢復世界銀行的成員國地位,次年接受了世行的第一筆貸款。當年中國的改革开放剛剛开始,中方對世行准備出具的第一份經濟報告頗多擔心,難免懷疑世行有意識形態方面的企圖。但這份報告出來後卻給中方官員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爲他們驚奇地發現,社會主義中國的問題與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上世紀80年代,銀行面臨的宏觀經濟和債務問題;在以後的十年,社會和環境問題,假定的中心舞台,和越來越多的公民社會指責銀行在一些項目不遵守自己的政策。


  針對銀行業務的質量問題,該報告發布後不久,改革步驟進行了檢查,包括調查小組對銀行債權的創作。然而,批評的聲音不斷增加,在1994年馬德裏舉行的年度會議時期達到頂峰。

  此後,該銀行集團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五個機構獨立工作的同時彼此合作,逐步提高內部效率和外部效率。客戶的報告是與變化,銀行的服務水平,看到他們的承諾,交付和質量大致滿意。


  比起以前,銀行在全球政策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已經有效地從事與合作夥伴和客戶在復雜的突發事件的衝突後工作在波斯尼亞後東亞危機援助中心在美國颶風後的清理,在土耳其地震後的支持和在科索沃和東帝汶。


  2010年,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4月25日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這次改革使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4.42%,成爲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韓國則將從1%提高至1.6%。


  自1945年成立以來,世界銀行已從一個單一的機構發展成爲一個由五個聯系緊密的發展機構組成的集團。世行的使命已從通過國際復興开發銀行促進战後重建和發展演變成爲通過與其下屬機構國際开發協會和其它成員機構密切協調推進世界各國的減貧事業。世行其它成員機構包括國際金融公司(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


  重建仍然是世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的全球化減少貧困仍是世行工作的首要目標。


  2016年1月11日,世界銀行宣布任命楊少林擔任世界銀行首任常務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主管世界銀行的機構战略、預算、風險管理、廉政、員工職業操守、信息化等業務。[5]
  2016年7月18日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宣布,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將接替考希克·巴蘇擔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


  2019年1月7日,時任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宣布將於2月1日提前卸任。
  宗旨目標
 
  宗旨是向成員國提供貸款和投資,推進國際貿易均衡發展。


  按照《國際復興开發銀行協定條款》的規定,世界銀行的宗旨是:


  (1)通過對生產事業的投資,協助成員國經濟的復興與建設,鼓勵不發達國家對資源的开發;


  (2)通過擔保或參加私人貸款及其他私人投資的方式,促進私人對外投資。當成員國不能在合理條件下獲得私人資本時,可運用該行自有資本或籌集的資金來補充私人投資的不足;


  (3)鼓勵國際投資,協助成員國提高生產能力,促進成員國國際貿易的平衡發展和國際收支狀況的改善;


  (4)在提供貸款保證時,應與其他方面的國際貸款配合。


  世界銀行在成立之初,主要是資助西歐國家恢復被战爭破壞了的經濟,但在1948年後,歐洲各國开始主要依賴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來恢復战後的經濟,世界銀行於是主要轉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長期貸款與投資,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


  世界銀行在努力縮小這種差距,把富國的資源轉化成窮國的經濟增長。作爲世界上提供發展援助最多的機構之一,世界銀行支持發展中國家政府建造學校和醫院、供水供電、防病治病和保護環境的各項努力。